從參孫到撒母耳
從最後一位士師參孫(Samson)的結局到撒母耳的出生之間,聖經中沒有直接記載明確的歷史事件。
然而,根據《士師記》和《撒母耳記》的敘事背景,可以推測和整理出一些可能的情節線索和歷史背景:
1. 參孫的死亡與非利士人持續的壓迫
- 事件背景:
參孫在推倒大廟、殺死眾多非利士人後(《士師記》16:30),並未改變非利士人對以色列的壓迫局勢。參孫的犧牲被認為是對非利士人短暫的打擊,但並未徹底解放以色列人。 - 歷史意義:
非利士人繼續成為以色列的主要敵人,這為撒母耳時期的故事鋪墊了背景。
2. 以色列的靈性敗壞
- 事件背景:
《士師記》結尾(17–21章)描寫了一系列以色列人內部的混亂和敗壞:- 米迦的偶像崇拜:但支派奪取米迦的偶像,建立自己的拜偶像中心(《士師記》17–18章)。
- 便雅憫人的罪惡與內戰:基比亞事件導致其他支派與便雅憫支派爆發內戰,幾乎將便雅憫支派滅絕(《士師記》19–21章)。
- 歷史意義:
這些事件展現了士師時代的混亂和屬靈的墮落,總結為《士師記》一再提到的評論:「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,各人任意而行」(士21:25)。
3. 撒母耳的父母:哈拿與以利加拿
- 事件背景:
《撒母耳記上》開篇講述撒母耳的父母哈拿和以利加拿的故事:- 哈拿因不孕而被羞辱,常在示羅聖所祈求耶和華賜子。她向神許願,若賜下一個兒子,將終身獻給耶和華(撒上1:9-11)。
- 撒母耳的出生與哈拿的禱告和神的回應,標誌著神在以色列歷史上的新動作。
- 歷史意義:
撒母耳的出生被視為上帝恢復以色列秩序的一步,將由他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士師時代的黑暗。
4. 以利(Eli)與示羅聖所的墮落
- 事件背景:
當撒母耳尚未出生時,以利作為大祭司統管示羅聖所,但他的兒子何弗尼和非尼哈敗壞祭司職分,褻瀆聖所(撒上2:12-17)。 - 歷史意義:
這表明連宗教領袖也陷入敗壞,預示神將興起撒母耳作為一位忠心的先知和士師,改變以色列的屬靈狀況。
總結:
從參孫到撒母耳出生的時期,以色列經歷了:
- 外部壓迫(非利士人的威脅持續)。
- 內部混亂(屬靈敗壞與道德墮落)。
- 神的預備(撒母耳的父母禱告和神的回應)。
這段期間的重要意義在於為撒母耳的興起鋪墊背景,他將成為以色列的最後一位士師和先知,帶領以色列人進入君主制時代。
撒母耳 Samuel
Samuel這個名字在聖經中有以下幾個含義和特點:
- 名字的意思:
- 「Samuel」在希伯來語中是 “שְׁמוּאֵל” (Shemuel),意思是「神聽見了」或「神所賜的」。這與他的母親哈拿向神祈禱得子的背景息息相關(參《撒母耳記上》1:20)。
- 名字的應用:
- Samuel 是舊約中極為重要的人物之一,被視為最後一位士師、祭司,同時也是以色列君王時代的開創者,膏立了掃羅和大衛兩位君王。
- 現代使用:
- 「Samuel」在現代英語世界中也是常見的男性名字,經常被簡稱為 Sam 或 Sammy。
撒母耳是以色列歷史上一位重要的先知,被視為連接士師時代和君王時代的關鍵人物。
撒母耳的角色
- 士師、先知、祭司:
撒母耳是以色列歷史上少數同時擔任士師、先知和祭司三重職分的人。他帶領以色列人回歸神,並且膏立了以色列的第一任和第二任君王(掃羅和大衛)。 - 影響深遠:
撒母耳被認為是奠定先知制度的關鍵人物。他創建了「先知學校」,為後來的先知運動奠定了基礎。 - 相關經文:
- 他的職分和影響:撒母耳記上3:19-20,「耶和華與他同在,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。」
- 與掃羅和大衛的互動:撒母耳記上8–16章。
撒母耳之後的先知
在撒母耳去世後,舊約中記載了許多其他先知,他們在以色列和猶大國的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,包括:
- 拿單和迦得:大衛王時期的先知,他們向大衛傳達神的旨意。
- 拿單:指出大衛與拔示巴的罪(撒下12章)。
- 迦得:勸告大衛不要進行人口普查(撒下24章)。
- 以利亞和以利沙:
北國以色列時期的著名先知,以利亞對抗巴力崇拜(列上17–19章),以利沙繼承他的職分(列下2章)。 - 大、小先知書的作者:
- 大先知:以賽亞、耶利米、以西結、但以理。
- 小先知:例如何西阿、阿摩司、約拿、彌迦等。
- 先知馬拉基:
根據舊約正典記載,馬拉基是最後一位寫下預言的先知,約在公元前5世紀。他的書是舊約的最後一卷,預言了彌賽亞的來臨。
撒母耳是連接士師時代和君王時代的重要人物,在他之後,神繼續興起許多先知,他們的事工涵蓋了以色列王國分裂、被擄、以及重建的各個階段。最後一位被記錄在舊約中的先知是馬拉基。